集團OA 集團郵件 信訪舉報
首頁 / 三源文化 / 皖能文苑
她是技術改造的“排頭兵”,她是青年職工的“好園丁”,25年初心如磐,青春不改,奮斗依舊!她就是皖能馬鞍山發電有限公司檢修工程部熱控專業點檢員楊玲,繼當選2022年度安徽省省部屬企事業產業工匠后,近日再接再厲,榮獲了2022年度全省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25年如一日,立足崗位踐行工匠精神前往生產區域巡檢和消缺,這是楊玲每天工作的“頭等大事”。長年累月下來,楊玲對生產設備和控制系統運行情況十分熟悉,一絲一毫問題都逃不過她的…
日前,皖能馬鞍山公司組織員工開展“學雷鋒、獻熱血、奉獻愛”無償獻血活動,在馬鞍山市中心血站獻血車內,隆達公司“60后”老黨員朱國慶同志面對熟悉的環境,再次伸出臂膀參加獻血。朱國慶無償獻血16次,累計獻血3200毫升。一次又一次的擼起袖子,是因為朱國慶和每一個無償獻血志愿者一樣,心中都懷揣著“獻出一滴血,救他人之命”的美好希望。從第一次獻血時滿頭烏發,到現在已是銀絲縷縷,朱國慶同志用實際行動,書寫初心,表達公司職工用實…
焊花飛舞鑄匠心——記合肥皖燃發電公司金屬監督專工張險峰32個春秋、32年錘煉,飛舞的焊花點亮了張險峰平凡卻精彩的人生。他攻堅克難保障電力安全可靠運行,他自主創新推動重點工程建設,他在傳道授業中詮釋了一顆工匠之心,于近期當選安徽省首批省部屬企事業工會產業工匠。勤學苦練崗位成長成才梅花香自苦寒來。1991年,張險峰參加工作,身邊的老師傅告訴他,焊工是“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辛苦活,不是蹲、就是跪,工作就是活受罪?;貞浧甬敗?/a>
我們家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世家”,我和我弟是家里第一批上了大學吃上國家糧的一代,用我們那都非常自豪的一句話就是:娃都是有正經工作的?;叵胍郧?,我每每都感慨萬分,不禁會有些熱淚盈眶。我的老家在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韋林村,中間幾經波折才落戶到現在的老家房子所在的地界。小時候的記憶不是很深刻了,只記得破舊的土墻、泥濘的道路,一大家子十幾口人共同居住在一座房子里,每天清晨呼朋喚友,路上時不時有狗吠雞鳴聲,摸著黑壯著膽相伴走去那時…
近期公司紀委組織我們觀看了廉政警示教育片《永遠吹沖鋒號》。該片選取了近年來安徽省紀委監委查處的各地市嚴重違法違紀典型案例,深入剖析有關黨員干部違法違紀行為,揭示他們信念缺失、利欲熏心是走向違法犯罪深淵的思想根源。案例既有違法違紀當事人聲淚俱下的深刻懺悔,也有紀檢監察干部對案件的剖析和點評。充分釋放了全面從嚴、一嚴到底的強烈信號。觀看后我有以下感想。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衰;以史為鏡,可以明…
巍巍太行山作者:仝志明
女兒自上幼兒園起,學習都沒有出現過什么問題。這讓我的心很篤定,只要不是學習困難戶就行,至于什么超前學習、神童跳級、競賽尖子這些統統不想,也下定決心不讓孩子擠進奧數學習的大軍。小學從外地轉來省會城市,我們選擇離家最近的學區內學校,家長沒有體驗過名校競爭的苦,孩子也自然沒有經歷過名校環境的優。好像我們達成一種默契:我只想陪著孩子玩她想玩的,孩子只想做她想做的。中考之前,孩子除了在學校按部就班的學習之外,課余的大量時間都用…
我的外公就是一名共產黨員,他與新中國同齡,今年73歲。外公年輕的時候當過兵,我很好奇,總是纏著他給我講他的故事,外公總是自豪地說:“這可是件非常光榮的事情……”接著他給我講起了自己的故事。外公出生在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從小住的是窩棚,吃不飽也穿不暖。他的媽媽不想讓他上學,說他去上學了,家里的活兒就沒人分擔了,但他一直堅持上學,放學后一回到家就去放牛、割草,幫家里人干活兒,在干活兒的間隙寫作業。后來部隊來征兵,由于念過…
最近,在淮北疫情防控最吃緊、最關鍵的時期,中利發電公司黨員干部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廣大志愿者們在核酸檢測、義務幫廚、文明衛生等工作中持續發力,用實際行動保障疫情防控、安全生產“雙勝利”,書寫了一幕幕齊心抗疫的感人畫面。高晨:不“合格”的爸爸疫情發生以來,最難熬的非技術部高晨莫屬了,剛剛當爸爸的高晨因不能和家人團聚而焦躁不安。2022年對高晨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妻子懷孕做產檢,高晨因疫情和工作未能時常陪伴;孩子出生不…
11月8日,立冬節氣已過,冬季由此開始。這一天對于皖能合肥公司鍋爐分場的安全員陳偉師傅而言,是一個特別的日子,這是他職業生涯的最后一天,陳師傅就要告別他奮戰了四十余年的工作崗位,開啟他生命中另一段旅程。有不舍,有欣慰,有感懷……總之,心情有點小復雜。上班后,陳師傅戴上安全帽來到了生產現場,像往常一樣對5號爐的生產設備和602A修現場安全巡視一周,對安全生產隱患進行排查,這也是他最后一次巡廠?!暗歉咦鳂I安全帶一定要系牢…
成員單位
友情鏈接